【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 、企業或個人等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
什么是軟化水處理?軟化水處理設備我們應該知道的知識讓我們來看看什么是軟化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水壺的使用時間很長,水壺的內壁是以鱗片形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最初在水中使用的水含有多個無機鹽,如鈣、鎂鹽等。在常溫下,肉眼無法在水中找到這些鹽。一旦它們被加熱和煮沸,大量的鈣和鎂鹽從碳酸鹽中沉淀出來,它們在水壺的墻上形成鱗片。我們通常認為水中鈣和鎂離子的含量是一種“硬度”。硬度為1度,相當于每升水中10毫克氧化鈣。8度以下的水稱為軟水,稱為17度以上的硬水,稱為8度至17度之間的中度硬水。雨,雪水,河,湖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是硬水。 讓我們來看看軟化水和其他水域之間的區別。 生水是指未經處理的水。一般來說,進入水處理工藝前的水也稱為水處理的原水。例如,由水源送入澄清器的水稱為原水。 軟化水是指具有硬度的水(主要指水中的鈣和鎂離子),能去除或減少一定程度的水。在軟化過程中,只有硬度降低,總鹽含量不變。 除鹽水是指將水中的水(主要是水溶性強電解液)中的水去除或還原到一定程度的水。電導率一般為1.010.0μS/cm,電阻率(25℃)(0.11.0)為106Ωcm,含鹽量為15mg/L。 純水是指水中的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如SiO2,CO2等),它們被去除或減少到一定程度。其導電率通常為1.0至0.1μS/ cm,導電率(1.01.0至10.0)×106Ω·cm。鹽含量<1 mg / L. 超純水意味著水中的導電介質幾乎完全被去除,而非離解氣體、膠體和有機物質(包括細菌)也被去除到非常低的水平。其導電率一般為0.1-0.055U s/cm,電阻率大于10*106μm,含鹽量小于0.1mg/L,純水的理想導電率(理論上)為0.05ugs/cm,電阻率(25c)為18.3*106μm。 什么是軟化水處理? 原水中的鈣離子和鎂離子被強酸性陽離子樹脂取代,軟化水設備過濾出的鍋爐水是為硬度極低的鍋爐軟化水。 工作原理 離子交換法 采用特定的陽離子交換樹脂代替鈉離子在水中的鈣和鎂離子,避免了由于鈉鹽的溶解度高導致溫度升高而產生的結垢問題。 特點和效果:效果穩定準確,過程成熟。硬度可以降低到零。 適用范圍:餐飲、食品、化工、制藥等領域,空調、工業循環水等應用。目前最常用的標準方法。 電磁法 方法:在水中加入一定的電場或磁場以改變離子的特性,從而改變碳酸鈣(碳酸鎂)沉積的速度和沉積的物理特性,防止硬鱗的形成。 該裝置具有設備投資小、安裝方便、操作成本低等優點。其效果不穩定,沒有統一的測量方法,而且由于主要功能是在一定范圍內尺度的物理性質,處理后的水的使用時間和距離是有限的。 適用范圍:主要用于商業(如中央空調等)循環冷卻水的處理,不適用于工業生產和鍋爐給水處理。 膜分離法 方法:納濾膜和反滲透膜都能截留水中的鈣、鎂離子,從根本上降低水的硬度。 硬度只能降低到一定的范圍。 特性效應:效果明顯、穩定,經處理后的水有廣泛的應用。對進水壓力要求高,設備投資高,運行成本高。 適用范圍:一般較少用于特殊軟化處理。 石灰法 方法:向水中加入石灰。 特點:硬度只能降低到一定范圍。 適用范圍:高硬水,大流量。 加藥法 方法:在水中加入特殊的阻垢劑可以改變鈣鎂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結合的特性,使得水垢不會沉積和沉積。 特點及效果:一次性投資少,適應性廣。當水量較大時,運行成本偏大。 適用范圍:由于添加了化學物質,水的應用受到很大限制,一般不能應用于飲用、食品加工、工業生產等。也很少用于民用領域。 |